一边是在香港高等法院的败诉。一边是娃哈哈职工持股会股权的归属迟迟没有结果。于是宗馥莉急了。8月27日场内股票配资,出于对职工持股会股权归属审理进展缓慢的不满,宗馥莉向最高法和最高检等部门实名投诉举报了杭州上城法院。老话说,民不与官斗。如今宗馥莉不惜撕破脸也要举报上城法院,看得出来她对从娃哈哈“继承人”到“掌控人”身份转变的急切。
01宗馥莉为何要举报上城法院?这还要从1999年说起。当年的娃哈哈集团在经历了多次股权结构调整后,最终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: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占股46%,是娃哈哈集团的最大股东;宗庆后个人持股29.4%,是第二大股东;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持股24.6%。
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,虽然职工持股会占比最小,但一旦其倒向任意一方,那方就将实质上成为娃哈哈的掌控人。于是三者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,但这种平衡在2018年被打破。是年宗庆后主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员工股回购,以3倍的价格将员工股全数回收到职工持股会。回收后员工不再持有股份,但仍可以继续享受股份的分红权。而对外界的说法,此举一是为上市做准备,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员工积极性。其实任谁都明白,这背后还有牵涉到娃哈哈控制权的博弈。不过一方面员工确实因此而获利,另一方面以宗庆后当时在娃哈哈的威信,即便有部分员工不满,也不敢表露出来。
02只不过,宗庆后还在的时候是一回事,当他不在了就是另一回事了。去年2月,宗庆后因病与世长辞。作为指定继承人,宗馥莉顺利继承了宗庆后那部分娃哈哈股权,工商变更也紧跟着完成。同时,当初被宗庆后压下去的声音此时也压不住了。
宗庆后去世后不久,娃哈哈部分退离职员工突然对当年签署的回购协议提出异议,并诉讼至法院。协议早就已经签了,钱和分红也都已经拿了,现在来反悔似乎有些不地道。但这些退离职员工也并非没有理由,有离职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将2018年那次股权回购称为“强行回购”:“2018年,公司以税后2元1毛的价格‘强行回购’持股员工股份,销售队伍里的老员工、区域经理因此走掉了一大批。”至于突然就此发起诉讼的原因,这名离职员工表示:“宗庆后在世时,因为他的向心力,员工没有把这件事提到明面上,导火索还是在于宗馥莉没有处理好与老员工的关系。”而正是因为诉讼的存在,娃哈哈股权的工商变更登记也还未完成。
0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虽然当年的股权回购后,名义上是属于职工持股会,但实际上还是落到了宗馥莉手里。因为根据娃哈哈法务方面的说法,职工持股会其实就只有宗馥莉一个人。在宗馥莉接手娃哈哈之后,进行了一系列组织架构上的调整。按宗馥莉的说法,这只是一种“职业化升级”。不过在外界看来,这些调整是在“去娃哈哈化”。到底是“职业化升级”还是“去娃哈哈化”暂且不论,至少目前来看,宗馥莉的这些调整进行得都还比较顺利。但要知道宗馥莉只是娃哈哈的第二大股东,要是第一大股东不乐意了呢?再加上宗家的内斗现在已经进入关键阶段,至少在职工持股会这边,宗馥莉急于要让一切尘埃落定。因此她才实名投诉举报了上城法院。
宗馥莉在举报材料中表示:杭州中院的审理节奏偏慢、地方保护色彩浓厚,希望最高法和最高检介入,依法加快审理进度并监督执行,以免职工持股会的股权长期处于冻结状态,直接影响娃哈哈治理和发展。宗馥莉当然会急,因为一旦职工持股会的股权被认定为真实有效,那再加上她本身持有的部分,就直接可以一跃为持股54%的最大股东。这也意味着,届时宗馥莉的身份就不仅仅再是宗庆后的“继承人”,而是娃哈哈的“绝对掌门人”。到那时宗馥莉会将娃哈哈带向何方,就不是外人再能置喙的了。(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)看到这里,就点个关注吧
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