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建华在“失业”六年后股民股票配资论坛,终于回归了。8月21日,他主演的短剧《搏忆》上线,这是他与林心如结婚退隐后首次担纲男主角。上一次他主演的大制作剧集还是2019年与杨幂合作的《筑梦奇缘》。
去年,内娱和短剧之间还有一层壁垒,而今年,长短剧激战正酣,内娱开始被短剧收编。刘晓庆、潘长江等老戏骨纷纷进入“银发甜宠”短剧赛道,王丽坤、杨蓉等也相继“下海”,甚至曾经的顶流杨颖也在考虑加入短剧行列。霍建华的回归,标志着内娱“顶流”批量下海的背后,是长短剧市场的冰火两重天。
过去三年,“40集上限”成为长剧创作者的紧箍咒,压缩篇幅导致精品难产。观众对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促使他们追求看剧的“性时比”,逐渐对讲不好故事的长剧失去耐心。相比之下,短剧不受条条框框束缚,每5秒一个小高潮,10秒一个反转,紧紧抓住观众的爽点。短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,甚至拳打电影圈,脚踢电视剧圈。
就在短剧市场风生水起之时,广电新规出台,取消40集上限,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,电视剧创作全面松绑。破除40集上限魔咒后,长剧能否回血?观众、演员和平台的三方博弈会带来什么新局面?
霍建华这次回归拍摄的短剧《搏忆》,每集仅19分钟,总时长不过7.6小时。这是他沉寂六年后首次担任男主角的作品,上一部作品《筑梦奇缘》口碑收视双输。曾经一年拍七部剧的一线顶流,如今自降格局拍短剧,霍建华这六年经历了什么?
霍建华在娱乐圈中算是“易碎品”。在流量时代,他却避之不及,不开通个人微博,也不玩任何社交平台。他反感网络用词,认为“粉丝”这个词对他喜欢的人不尊重,更愿意称他们为“影迷”。这种独特的敏感和纯粹打动了一大批影迷,但也让他显得与众不同。
2016年,霍建华风头正劲,《花千骨》创造200亿播放神话,让他跻身古风“顶流”。然而过度关注并没有让他感到滋养,反而磨灭了他的冲劲和自信。他选择暂时割席,回到台北的家人身边,每天爬山放空自己。直到同年5月20号,他官宣与林心如的恋情,半年后闪婚生子。
这段婚姻并未得到应有的祝福,部分粉丝攻击林心如。霍建华关闭了工作室微博,表示今后只通过拍戏和观众交流。此后他鲜少有作品面世,偶尔在林心如担任制作人的作品中露面。当观众逐渐淡忘这张脸时,步入中年的霍建华终于回归了。只不过,当初主动和这个流量时代别身而过的他,如今被市场遗忘在了角落。
与此同时,同为古装“顶流”的胡歌在转型路上稳扎稳打,成功转型电影圈。阮经天、邱泽、周渝民等台偶小生也纷纷转型,撕掉了偶像标签。霍建华则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,既失去了青春洋溢的竞争力,又不够“窝囊”以适应内娱中年男演员的定位。
沉寂六年后,霍建华选择以短剧回归,多少带着无奈,但更是一种主动的自我突破。他不是第一个“下海”吃螃蟹的长剧演员。刘晓庆、潘长江等老戏骨早已投身短剧市场,舒畅、杨蓉等演员也因无戏可拍转战短剧赛道。短剧不仅成为“过气”演员转型或上桌的“救命稻草”,很多商业嗅觉灵敏的导演和演员也开始幕后投资。
黄晓明出品的女性对抗黑恶势力的付费短剧《一姐》上线24小时便充值破千万,周星驰出品的首部短剧《金猪玉叶》在抖音上线首集获得超1500万播放。强大的吸金能力吸引了更多影视圈从业者加入短剧行列。
然而,短剧市场也存在隐忧。故事公式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,劣质短剧泛滥可能引发监管收紧。就在短剧风头无两时,广电新政传来风声:取消长剧“40集上限”,不严格限制古装剧数量,电视剧创作全面松绑。这意味着长剧有机会重新回归厚重与完整。但在被短剧培养出“爽点上头”的习惯之后,观众是否还有耐心回归长剧?长短剧之战远未结束,最终谁是谁的尽头,答案还在空中。
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